当前位置:冰花书院>其它小说>家父什么意思> 第二百四十八章 绥和守捉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八章 绥和守捉城 (3 / 4)

事实上,每个人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我不能死,也不能伤。

所以影视剧当中那种一往无前的场面在现实中几乎没有,比如一个长戟兵,他又不是乱捅,觉得非常有把握的情况下,才会捅一下,而基本上捅个十来下能杀一个人,这都算是效率很高了。

而在他捅的过程中,整个人也是一直在闪躲的,就是为了避开对方捅过来的枪头。

而指挥官的作用,就是观察整个军阵,哪里防线不稳,他会大声吆喝着,指名道姓的让谁谁谁补上去,这种补空位的时候,往往才是最容易出现伤亡的,因为厮杀会更激烈一些。

而城外的这场乱战,火拔归仁的战略目标,是阻杀那些工程兵,而且要捡走对方的铁锹铁镐,以缴获论军功。

没有工具,你肯定是挖不动城墙的,别看它是夯土,硬度非常高,只不过就是不防水。

因为风水日常的缘故,绥和守捉城南北城墙是非常坚固的,硬度跟石头没什么区别,东西城墙经受太阳暴晒时间更久,所以相对较为松软。

吐蕃这支军队选择的就是西城墙。

大概也就是半个小时的休整,吐蕃阵营当中左右两翼各分出三百人,分别朝着守捉城南北方向推进。

而中军位置,工程兵在殿后军的掩护下,又一次卷土重来。

李光弼立即发号施令,第一时间打开正面城门,还是火拔归仁,一手持矛一手持盾,带着五百将士蜂拥而出,迅速在西城墙下列阵。

五百人分作四个方块,前两排是排矟手,也就是枪盾兵,三四排是长戟兵,长戟为一丈八尺,也就是五米,后面就是弓弩手。

另外还有近百人在各阵外围游弋,这叫策军,负责策应左右,哪边扛不住去哪边。

火拔归仁做为统领,眼下确实是在最前面,但是一旦开打,他会第一时间后撤,因为他的作用是指挥,不是拼杀,他是靠眼力和脑子,不是武器。

无论军队大小,指挥都是不能出问题的,这就是为什么每一军都会有候补指挥,老大死了老二顶上,老二死了老三顶上,按官阶排。

魔兽十人团没了指挥,即使大家都是毕业装,也照样会灭团,更别说二十五人团本了。

火拔归仁缓缓抬起手臂,待到贼军进入射程之后,大喝一声:

“放箭!”

嗖嗖嗖的羽箭朝前方激射而出,他本人则快速后退,躲回阵型后方。

因为敌军进入射程的同时,代表着他自身也进入了敌军的射程。

吐蕃的冶炼技术是非常发达的,他们的武器也非常先进,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的精良装备配装率,远不如大唐。

乞力徐手下的杂牌军,更是惨的一批,郭子仪面对的,才是装备精锐的王牌近卫军。

放箭这一道工序是必不可少的,但你非要说它有多大作用,其实作用不大。

两边随着逐渐靠近,互射羽箭,几轮过后,吐蕃那边杀了二三十个,一个没死,大唐这边伤了三个。

毕竟两边人数都不多,阵型也不密集,弓箭是需要超级火力覆盖才能发挥最大作用,一百个人射箭跟一千个人射箭,肯定是天差地别。

小规模战斗,真正的杀器,是弩箭,五米之外,十五米之内的最强杀器。

而大唐是全员配备弩箭的,而且是依照兵种特制,单是种类,就有七种:一曰擘张弩,二曰角弓弩,三曰木单弩,四曰大木单弩,五曰竹竿弩,六曰大竹竿弩,七曰伏远弩。

擘张弩是最为轻便的,以一个挂钩挂在腰上,主要装备近战兵种,因为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列阵之前,军官会有号令,近战的擘张弩全员上弦,等到敌军进入十五米射程,右手迅速下垂从腰上的箭筒从取出弩箭,摁进擘张弩轨道,抬手就能给对面来一箭。

射击辐射范围也是有规定的,你正前方左右各五米,都是你的远击范围,以免目标过于重叠。

近战只能射一轮,就需要双手回归主战兵器,这是接战之前的硬性规定,接战之后就比较灵活了,怎么能杀人,你就怎么来。

随着敌军进入射程,火拔归仁的号令也已经喊了出去,这个人的嗓门特别大,即使眼下战场骚乱,但大家依然能听清楚。

听不清楚的,还有校尉、旅帅、队正、火长发号命令,实际上,按照平时训练的步骤,就不会出错。

机扩的声音密密麻麻响起,排矟手开始顶着大排向前推进,给身后的长戟兵留出刺击空间。

你拿一柄小刀刺一件东西,怎么才能保证杀伤力最大呢?一是快速伸缩,再者,就是刺击长度。

距离目标越近,杀伤力越差,你要是枪头就顶在人家胸口,那还谈什么杀伤呢?

所以排矟手像是橄榄球队员一样,拼命的顶着前面,阻止敌军往前,他们身后的长戟兵忽进忽退,利用脚步拉开刺击长度,刺向排矟手盾牌后的贼军。

那么像这样的完整阵型推进,是非常消耗时间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