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什麽碳钢比例什麽蒸馏金属法,什麽细菌培养皿这些玩意儿,肯定不在此类。
但更基础的,小孩子也能实验的,可就可以往里面放了。
什么小孔成像,什麽折射原理。
两个月过去,七万将士中优中选优这一百个聪明人是真的厉害。
把霍海的《儿童六课合订版》补全了很大一部分,形成了,第一版可印刷版本。
这一百个聪明人,无论去干什麽,都绝对会是成功人士。
不过现在缺教育,霍海提出让他们成为职业老师。
准确的说是成为一百个校长。
因为时代的特殊性,一百人分成四个部分。
三十个小学校长,负责教育儿童。
三十个职校校长,负责教育成年工人和研究员。
三十个人成为夜校校长,负责在长安城为普通想要学习的成年人教学。
十人成为大学校长。
所谓大学不是儒家那个大学,而是比太学少一点的意思,就是研究百家经书如何翻译成白话,然后规范化教育的。
因为这一百个人本身是军士,身上多的是武帝奖励给他们的钱,所以他们去建立学校,连资金都不需要。
霍海的意思是他们成立一个教育协会,百校联盟。
然后他们在长安各处开办学校。
有什麽问题,由百校联盟内部讨论商议决定,有什麽难关一起克服,实在是有什麽帮扶需求,再由霍家出面搞定。
但,一旦开班,就必须脱离将士身份。
这一百个人也算是走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处在了十字路口上。
但其实,他们的选择很明显。
他们都是才开始学习认字的,不是什麽特别富裕的家庭出生的。
是因为当将士,才走到了今天这一步,成了富家翁。
他们脑子又聪明,知道自己想继续在当兵这条路上往上爬,非常难。
但此时,有一个机会以其他方式获得社会地位,何乐而不为?
自己现在如果去做了校长,那和现如今社会上的大儒,有什麽区别?
没区别。
还有,自己虽然得到了很多陛下的赏钱,但总不能这赏钱自己吃一辈子,还给儿子吃一辈子吧?
现在大家都做生意,把钱变成生意,生意才能钱生钱。
开学校也是一种生意,而且是能得到特殊尊重的特殊生意。
自己为什麽不干呢?
最终也只有几个人不干而已。
几个人不干,那就从第二波的一千个人里面优中选优又选了几个人出来补上。
还是一百个人。
他们可以随意在军中挑选想要的合作夥伴,想要的老师,以聘用的方式拉来愿意当老师的人。
当然,谁要是觉得选的人非常有才华有能力,值得长期合作,想要用股份的方式捆绑,也行。
当初霍去病说过,霍海能带走多少人,看霍海的本事。
其实霍海根本不需要自己动手,就拉出了上千人的教育队伍。
这上千人有六成留在了长安县,因为长安县的变化他们看在眼里,知道这里最有发展潜力。
有四成因为老婆孩子的关系,到了各个陵县,还有更遥远的其他聚集区。
虽然去了远地方无论是要学习新产生的教学方法还是得知新研究出的科学理论都很难,但对他们来说,远离家人也很难。
现在出来做生意而不是继续当兵,就是为了跟家人近一点。
所以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回家。
其实霍海并不是很推崇教育私有化,但问题是现在朝廷还不知道新式教育的厉害。不可能主动推广。
所以,霍海要利用现在长安县对于文化人缺口的这一点,迅速发展出专业的新教育人士。
要知道这些人毕竟是大汉良家子,是退役将士。
未来刘彻一声令下,开办公学,需要教育官员,他们绝对蜂拥而至。
因为无论怎麽做生意,官员身份始终要高一点点。
就这样,一百所学校,在整个大长安附近悄然建成。
其中六十所坐落在长安县。
六十所中,有十八所小学,十八所夜校,十八所职校,六所大学。
十八所小学,每个小学有十个老师,第一批招收名额都订的三百人。
十八所职校,一样都是十个老师,不只是教认字,还联合科学院的人,会授课瓦匠丶石匠丶木匠丶铁匠等活儿。
十八所夜校,每一个老师要带的人更多,因为夜晚学习都是成年人而且是非常渴望学习的成年人,所以就不限制名额了。
而六所大学,目前完全针对不认识简体字,但已经会篆书汉隶的人。
一开始,听说这个消息,长安的文人们都懵了。
什麽玩意儿,刚认字俩个多月的兵,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