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冰花书院>游戏竞技>大汉有哪些电视连续剧> 第157章 (大章)纺织工业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7章 (大章)纺织工业化! (5 / 6)

了!

这种被霍大人看中的大师,未来可能会有无数个这种技术产出!

霍海开玩笑:「郑泥大师的名字还是我取的,他说他很普通,只想要一个普通的名字,我跟他说泥土也很普通,但是离开泥土,世上所有的人都会饿死。」

「请大师为我们揭开多股纺线机!」

霍海虽然给郑泥取名郑泥,但也只是因为他刚好姓郑,这纯是霍海的恶趣味罢了。

郑泥做的可是珍妮纺织机。

珍妮纺织机,是能同时纺八股线的纺线机。

这种东西技术含量很低,它是刚好赶上了工业革命的前夕,出现在了英国,在对的时间出现在了对的地点,解放了劳动力,所以才成为了标志性发明。

实际上,在此之前四百年前,宋朝就有了三十二股纺线机,技术远比珍妮纺线机高级。

但……很可惜的是宋朝什麽都不缺,特别不缺人口,所以这三十二股纺线机也只是在大城市能用用,没有推广到劳动力价格低的地区,最终被市场淘汰了。

三十二股纺线机远比珍妮纺织机高级不知道多少,可惜在错的时间出现在了错的地点。

大宋不缺人口。

但……大汉真缺人!

大汉要重点发展建筑业和基建,两家马车疯狂跑,哪有人去搞纺织?

霍海大概把现代纺线机的思维告诉了郑泥。

郑泥做出了比郑泥纺线机比三十二股纺线机都高几个代差的东西。

主要原因还是有钢材作为材料,可以把控精细度。

郑泥纺织机,同时纺线不多,只有四股,但是珍妮纺织机出一米线的时间,郑泥纺织机能出十八米。

郑泥纺织机准确的说是四合一机器,同时有初步梳理棉花的转筒,有第一次合股棉条的合转,有第二次梳理棉花纤维方向的细梳转筒,第二次合面条的合转。

除了这两个环节。

还有把八股棉条合在一起,大大降低单位横截面棉花粗细差异的合条装置。

最后才是把棉条拉成线的纺线机!

而且,目前做到的是一次性拉出两千米长的线!

这机器运转起来需要动力,台上是壮汉在手动转。

一些人若有所思。

霍海:「来,让大家看一下你在成都的纺织机和作品。」

准确的说,在这个时代,这东西叫做多彩刺绣纺织机楼!

它可以直接在织布时,就完成刺绣!

准确的说,它在开机前,就需要先把线编程,然后一开始启动,最终成品在出来前花纹就已经设计好了。

这个东西,分别在,汉丶唐丶宋丶明独立发展出来过四次,每次都失传。

原因也简单,太慢了。

那些手工熟练的秀女,也能绣。

而且成都最不缺的就是这个。

自古以来,机器队和人工队,就PK过无数次。

机器队每次都是看起来厉害,却抵不过人工便宜。

一方面是因为钢铁被发明的太早了,被朝廷控制起来了,另一方面就是人口多,任何意图解放劳动力的发明,其使用价格都高出劳动力太多了。

大家看完机器,然后再看到了眼前的作品。

「嘶~」

这个作品,是刺绣,上面绣的是八个大字。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上面充满了华丽的符号和图文装饰。

历史上也有过这个,是宣帝时期打西羌,成都人绣的,因为羌人就信这玩意儿,所以就利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中国在这个阶段指中央之国也就是皇帝坐镇的大汉核心区域)。

这东西就让信星象的羌人意识到,自己和大汉对抗就是在和星象对抗。

而如今,为了登上青藏高原,同样的办法张骞当然也能想到。

所以,郑泥当时就用他的纺织机,先进行了编程,然后昼夜不停批量化生产华美的刺绣,送往了羌族各地大首领手中。

其中一幅,留做了范本,也就是这一幅。

这操作比前世霍海知道的那个历史早几十年。

但套路还是那个套路。

此时前排的人都看傻了。

怎麽说呢?刘彻身上的刺绣,在他面前,都说不上精,更不要说美了。

刘彻的龙袍,在它面前都不够精致。

这麽华美的刺绣,还是第一次以非政治理由出现在世人面前。

当然了,刘彻也有一份这个东西,因为张骞让人做的时候,就送了一份到长安。

没给他们太多时间,霍海继续:「给他们看看你新设计的快速布料纺织机!」

郑泥拿下了第三面布。

背后的钢铁纺织机露出真容。

霍海:「你们是不是在想,木头做的,更轻,比较好用?」

「这些钢铁机器,都要配合全新的动力驱动的,叫做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